赫章县2021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2021年以来,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提出的总要求和对毕节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做好“六稳”“六保”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2021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及支撑指标分析
2021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对比上年同期有较大的回升,但相对上半年来说,第三季度经济呈现大幅下滑趋势。
2021年前三季度,赫章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8.64亿元,增长6.9%,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下滑2.3个百分点,在全市10个县区中排第九位,排位下跌5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5.3亿元,增长7.8%,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19.83亿元,增长6.5%,比上年同期提高6.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下滑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63.51亿元,增长6.4%,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下滑3.4个百分点。
(一)支撑指标变化情况
参与GDP核算的基础指标49个,与上年同期(可比较指标36个)相比呈19增17减、与上半年相比呈16增3平30减态势。
1、农林牧渔业可比价总产值增长速度:本期完成9.3%,比上半年增加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3.1个百分点,影响GDP上涨0.83个百分点。
2、规模以上采矿业可比价增加值增长速度:本期完成60%,比上半年增加1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54.7个百分点,影响GDP上涨1.63个百分点。
3、规模以上制造业可比价增加值增长速度:本期完成-19%,比上半年减少4.7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16.62个百分点,影响GDP下滑1.07个百分点。
4、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可比价增加值增长速度:本期完成-19.8%,比上半年增加2.3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61.91个百分点,影响GDP下滑0.34个百分点。
5、规模以下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增长速度:本期完成12.9%,比上半年减少4.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13.8个百分点,影响GDP上涨0.45个百分点。
6、资质内注册地总专包企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本期完成1%,比上半年增加17.4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7.49个百分点,影响GDP下滑0.05个百分点。
7、资质外注册地总专包企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本期完成20.7%,比上半年增加14.26个百分点,上年同期无该指标。
8、当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速度:本期完成-4.4%,比上半年增加5.88个百分点,上年同期无该指标。
9、铁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速度:本期完成18.9%,比上半年减少12.7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38.47个百分点,对GDP影响不大。
10、全省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速度:本期完成22.3%,比上半年减少7.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16.69个百分点,影响GDP上涨0.21个百分点。
11、道路运输业税收收入增长速度:本期完成100%,比上半年增加40个百分点,上年同期无该指标。
12、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速度:本期完成-38.5%,比上半年减少0.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12.44个百分点,对GDP影响不大。
13、全省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增长速度:本期完成21.6%,比上半年减少21.9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63.92个百分点,对GDP影响不大。
14、航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增长速度:本期完成-13%,比上半年减少22.39个百分点,上年同期无该指标。
15、规模以上管道运输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本期完成21.1%,比上半年减少5.8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12个百分点,对GDP影响不大。
16、规模以上多式联动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本期完成0%,比上半年增加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24.27个百分点,对GDP影响不大。
17、规模以下多式联动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本期完成32.6%,比上半年减少2.79个百分点,上年同期无该指标。
18、规模以上装卸搬运和仓储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本期完成0%,比上半年增加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85.7个百分点,对GDP影响不大。
19、规模以下装卸搬运和仓储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本期完成21%,比上半年减少88.58个百分点,上年同期无该指标。
20、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增长速度(错月):本期完成4.4%,比上半年减少6.9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1.27个百分点,对GDP影响不大。
21、批发业商品销售额现价增长速度:本期完成20.4%,比上半年增加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20个百分点,影响GDP上涨0.07个百分点。
22、零售业商品销售额现价增长速度:本期完成16.7%,比上半年减少3.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16.78个百分点,影响GDP上涨0.58个百分点。
23、住宿业营业额现价增长速度:本期完成26.2%,比上半年减少18.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45.6个百分点,影响GDP上涨0.04个百分点。
24、餐饮业营业额现价增长速度:本期完成28.2%,比上半年减少15.8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39.45个百分点,影响GDP上涨0.55个百分点。
25、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长速度:本期完成11.4%,比上半年增加0.6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0.61个百分点,影响GDP上涨0.02个百分点。
26、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速度:本期完成16.4%,比上半年增加3.7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6.02个百分点,影响GDP下滑0.01个百分点。
27、证券交易额增长速度:本期完成48.1%,比上半年减少20.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0.68个百分点,对GDP影响不大。
28、保费收入现价增长速度:本期完成1.9%,比上半年减少1.08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11.78个百分点,影响GDP下滑0.05个百分点。
29、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速度:本期完成4.6%,比上半年减少0.18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22.17个百分点,影响GDP下滑0.37个百分点。
30、房地产业工资总额增长速度:本期完成19.3%,比上半年减少4.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17.64个百分点,影响GDP下滑0.08个百分点。
31、电信业务总量增长速度(错月):本期完成24.2%,比上半年减少13.6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19.16个百分点,影响GDP下滑0.05个百分点。
32、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本期完成0%,与上半年持平,比上年同期增加100个百分点,对GDP影响不大。
33、规模以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本期完成99.1%,比上半年减少18.53个百分点,上年同期无该指标。
34、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本期完成-92.7%,比上半年减少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67个百分点,影响GDP下滑0.01个百分点。
35、规模以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本期完成14.7%,比上半年减少3.6个百分点,上年同期无该指标。
36、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本期完成-36.1%,比上半年减少36.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63.9个百分点,对GDP影响不大。
37、规模以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本期完成27.1%,比上半年减少2.17个百分点,上年同期无该指标。
38、规模以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本期完成-1.2%,比上半年增加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7.5个百分点,对GDP影响不大。
39、规模以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本期完成10.1%,比上半年减少15.47个百分点,上年同期无该指标。
40、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本期完成81.2%,比上半年增加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85.7个百分点,影响GDP下滑0.01个百分点。
41、规模以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本期完成-54.8%,比上半年减少13.25个百分点,上年同期无该指标。
4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长速度:本期完成-1.7%,比上半年减少12.09个百分点,上年同期无该指标。
4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长速度:本期完成19%,比上半年增加6.6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19.03个百分点,对GDP影响不大。
4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工资总额增长速度:本期完成-6.2%,比上半年减少0.4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106.21个百分点,影响GDP下滑0.28个百分点。
4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长速度:本期完成20.1%,比上半年减少19.92个百分点,上年同期无该指标。
46、教育工资总额增长速度:本期完成3.3%,比上半年增加10.8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26.83个百分点,影响GDP下滑1.19个百分点。
47、卫生和社会工作工资总额增长速度:本期完成39.8%,比上半年增加9.8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16.2个百分点,影响GDP上涨0.14个百分点。
4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工资总额增长速度:本期完成4.9%,比上半年增加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2.28个百分点,对GDP影响不大。
49、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工资总额增长速度本期:完成-7.1%,比上半年减少9.6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25.36个百分点,影响GDP下滑1.96个百分点。
二、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情况
1-9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比去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比1-8月回落0.1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11.9%低3.5个百分点,排全市第8位。分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3%,比全市平均水平10.1%高73.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位;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0%,比全市平均水平10.4%低29.4个百分点,排全市第8位;规模以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8%,比全市平均水平17.4%低37.2个百分点,排全市末位。
(二)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1-9月,我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9%,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比1-8月提高0.9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16.7%高出15.8个百分点,排全市第2位。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前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5%,比上年同期提高19.2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17.9%低3.4个百分点,排全市末位。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0.4%、排全市第7位;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6.7%、排全市第8位;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6.2%、排全市第9位;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8.2%、排全市末位。
(四)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贷款余额
9月末,全县完成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60.77亿元,同比增长5.55%,比去年同期提高4.67个百分点;完成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87.59亿元,同比增长16.38%,比去年同期回落1.4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38%,比去年同期增长1.79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赫章支行)
(五)财政税收
1-9月,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1.21%。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9亿元,同比下降7.93%。完成财政总支出43.83亿元,同比下降28.23%。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26亿元,同比下降20.7%。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65.56%。(数据来源于赫章县财政局)
1-9月,完成税收收入5.83亿元,同比下降18.09%,比1-8月提高0.3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4.09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于赫章县税务局)
(六)重点产业省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1-9月,全县完成重点产业省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5.38亿元,同比增长16.89%。(数据来源于赫章县投促局)
(七)旅游总收入
1-9月,全县完成旅游总收入53.74亿元,同比增长29.96%。其中:接待旅游总人数596.67万人次,同比增长16.25%;国内过夜游客17.99万人次,同比下降18.52%;入境过夜游客0.0013万人次,同比下降82.43%。(数据来源于赫章县文广局)
(八)农业
前三季度,我县完成农业总产值60.44亿元,可比价增长9.3%,比全市平均水平9.8%低0.5个百分点,排全市末位。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总产值完成24792万元,可比价增长6.4%。
二、存在问题
(一)影响前三季度GDP增速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不景气,发展不均衡,制造业疲软。2021年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完成16.01亿元,增长6.5%,比上半年下滑9.2个百分点。占工业增加值近3成的采矿业增速比上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但是占6成多的制造业增速却下滑了11.5个百分点。2、消费品市场欠活跃。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完成6.25亿元,增长12.9%,比上半年下滑2.3个百分点。占批零行业增加值近9成的零售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半年下滑了2.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完成2.45亿元,增长16.8%,比上半年下滑17.5个百分点。主要是占9成多的餐饮业增加值增速下跌17.6个百分点。
3、财政支出相对收窄。其他服务业完成增加值36.14亿元,增长2.5%,比上半年下滑3.3个百分点。虽然教育行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半年多贡献了8.3个百分点,但占其他服务行业近5成的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增加值增速却比上半年下滑6.2个百分点,从而导致其他服务业增速过缓。
(二)规上工业及相关指标排位靠后。1-9月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完成8.4%,排全市第8位。分门类看:规模以上制造业不变价增加值增速-19.0%,排全市第8位;规模以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速-19.8%,排全市末位。主要原因是赫章县黔沪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今年一直停产,赫章翰墨生物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赫章县韩亚工艺品有限公司两家公司从野马川园区搬走。去年退库的赫章县思美服饰有限公司、贵州海娃针织服饰有限公司、赫章夜郎古都服饰有限公司、贵州赫章工艺品有限公司4家公司背负去年同期数1.39亿元。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分行业指标增速缓慢,排位靠后。前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4.5%、排全市末位。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增速20.4%、排全市第7位;零售业销售额增速16.7%、排全市第8位;住宿业营业额增速26.2%、排全市第9位,餐饮业营业额增速28.2%、排全市末位。
(四)金融市场逐渐回暖,增长缓慢。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11.38%,比1-8月提高0.8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7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速5.55%,比1-8月回落3.9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16.38%,比1-8月提高4.98个百分点。
(五)税收收入增速缓慢。1-9月全县税收收入增速同比下降18.09%,比1-8月提高0.32个百分点。今年4月以来,我县税收收入增速一直处于负增长的低速运行态势。
(六)农业增长支撑不足。由于我县农业产值基数大,畜牧业中猪肉产品产量上升,但价格大幅下跌,对产值拉动度不明显,加之水产品等指标较为弱势,农业经济延续低位运行态势。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扎实抓好各项经济指标调度。坚持对各项经济指标的月调度、季调度制度,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及时分析研判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差距和不足,认真按照每月、每季和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加强跟踪督查,切实做到以周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一是抓好农业生产。围绕“产前技术培训、产中技术服务、产后技术管理”加强指导,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同时以市场为导向,落实“黔货出山”,不断拓展农业多功能和增值增效新空间,最大限度发挥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加强部门沟通协作,确保报送至上级相关部门的农业各项指标数据基本一致。二是加大对“四上”企业的培育力度。切实加强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重点服务业,有资质房地产、500万元以上投资企业的培育发展和入统工作,进一步提高“上规入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三是扎实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在落实好省、市煤矿安全生产政策和要求的同时,始终坚守安全生产底线,立足县内实际,做好煤矿生产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持续抓好煤矿瓦斯治理,强化煤矿日常安全检查,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对正常生产的煤矿,指导企业开足马力满荷生产。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培育企业上规入统,指导企业加强对工业统计基础知识、新建投产工业企业申报书(七要件)等方面学习,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入统成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扩大增量。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要强化项目签约,促使洽谈项目签约成功最大化;二要强化产业招商,按照新社区工厂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已经确定的产业方向开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招商,大力发展制造业,力争再签约一批项目。
(二)加强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深化改革开放、完善财税政策,强化金融创新、健全价格机制和加强基础工作等方面入手,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一是加大对现有规上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切实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营造关心、支持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扶优做强现有规上企业。二是激励带动未达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能,早日实现上规目标。主管部门按照上规入统要求,统一收集企业变动信息,通过邮件、QQ交流群、微信群向限下企业发送信息,要求有变动、经营状况改善的企业上报各类情况,经进一步核实后,做好培育工作,待成熟后上规入统。
(三)抓好税收征管。扎实推进税制改革,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治任务。一是各相关部门要精准发力,找准增加税收收入与促进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保障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确保税收收入量增质优;二是各部门要齐心协力、强强联合,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力量共享,积极落实国务院减税降费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三是要挖掘潜力,多关注、多支持、多联系企业的发展,做好行业效应分析,大力培植税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全县经济发展作贡献;四是要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加大税收查补力度,坚守法律底线,坚决打击偷税、漏税和抗税行为,确保应收尽收。
(四)抓好金融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相关规定,确保债务资金安全、高效运转,同时加强债务风险管控,防止金融风险。二是准确把握金融机构资金投向,结合实际谋划好项目,快速推进前期工作,确保融资资金及时到位。
(五)强化培育,全力增加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一是结合我县实际,依托资源优势,围绕煤炭产业、铁锌(铅)产业、城镇化发展产业、特色农业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主导产业培植财源,为财政增收提供持续、稳定的财源。二是坚持依法科学征收,在抓好重点税种征收管理的同时,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做好零散税收的征缴工作。强化税源监控,严格税务稽查,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依法征税管费,确保应收尽收。三是增加财政支出。由于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方案改革,原占GDP比重较大的“财政八项支出合计增速”指标改由“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八大工资总额增速代替,因此,建议政府、财政部门抓好财政预算支出调度,尽快发放目标考核奖,增加各项工资总额增速,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六)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一是强化统计队伍建设,确保人员稳定。二是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基础台帐,切实做好统计原始资料的整理归类、归档,做到档案资料齐全、基础台帐健全。
(七)部门工作必须到位。统计、发改、工信、住建等相关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工作到位,涉及到的高质量发展部门、GDP核算单位,在服务企业、指导企业到位的基础上,加大对省、市相关部门的汇报,对接,争取上报数据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为决胜四季度年终GDP评估、高质量发展排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赫章县统计局
2021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