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赫章县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以“五个优化”措施为抓手,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法治化、科学化水平,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做好社区治理“后半篇文章”。
优化社区组织体系,筑牢党建引领根基。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提升社区组织管理服务水平。今年以来,赫章县建立社区党组织87个,有效引导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建强社区队伍。甄选一批懂发展、善治理、有干劲、会干事的优秀年轻干部进入社区“两委”班子,实现支书、主任“一肩挑”87人。注重从优秀年轻党员、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培育后备干部386人,为社区组织输入新鲜“血液”。增强组织活力。通过建立功能齐全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升党员和群众参与学习积极性,真正使社区组织生活严起来、活起来,切实有效提升社区组织活力。截至目前,全县共有32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制定社区组织学习计划32次,今年以来开展“三会一课”集中学习65次、主题党日活动36次。
优化议事协商平台,提升居民自治能力。健全议事机制。健全完善社区议事协商机制,健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联席会议、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等6项议事制度,拓宽群众反映意见建议渠道,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区“两委”共治共建共享。搭建协商平台。建立群众议事协商平台87个,将乡贤参事、乡风文明、矛盾调处、志愿服务等25家社会组织纳入社区组织培育,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社区治理,推动社区自治活力提升。深化“五治”融合。积极推进政治、法治、智治、德治、自治“五治”融合,以政治铸党魂,以法治强保障,以智治增活力,以德治扬正气,以自治促发展,宣传党的政策,传递党的温暖,提升群众满意度,有力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目前,赫章县87个社区化解矛盾纠纷16次,促进社会融合2次。
优化多方参与治理,构建协同共治格局。优化治理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基层治理多方参与联动机制,引导多方参与社区治理、优化治理体系,切实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今年以来,以社区为中心点协同社会组织开展活动52次,调解社会矛盾纠纷642件、帮扶弱势群体2865人次、处理突发事件6件。引入社会力量。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工作,逐步提升社区组织服务能力和规范化运作水平,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近年来,通过引入桑榆红驿站、老吾老驿站、“1+1”爱心公益协会等社会力量,重点开展了救助、助残、尊老爱幼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社区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引导公众参与。积极探索社区治理“联心”工作机制,切实强化社区组织领导力、战斗力、凝聚力,积极引导社区居民26580人次,社区扶贫专岗459人次,社区干部352人次,社区志愿者462人次等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实现社区共建、管理共治、居民共享,努力提升社区治理规范化水平。
优化五社联动机制,夯实融合发展基础。强化组织协调。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服务为牵引,建立健全“五社联动”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掘和利用社区公益慈善资源,有效增强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解决社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目前,通过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党建+积分”兑换物资226批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培育社会组织。引导和培育社会组织主动在提供社区服务、开展志愿服务、培育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1个,培育社会组织工作机构4个,社区志愿者服务站87个。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整合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行业协会、慈善组织等社会资源,实现社区融合发展。近年来,赫章县金银山街道积极协调统战、慈善、东西部协作等社会资源,打造金银山书院、少儿活动中心、老年人服务中心等为一体的“同心家园”,为社区建设、社区发展、社区治理等提供志愿服务168次,增强社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优化网格服务管理,提高社区治理效能。配强网格队伍。积极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加快实现网格整合、人员整合、数据整合,推动网格党组织建设全覆盖。目前,32个城市社区配备专职网格员171人,55个农村社区配备专职网格员220人。推进“多网合一”。赫章县87个社区划分2583个网格,实现党建、政法、民政、乡村振兴等各类网格“多网合一、一网多用、一网通用”,提升社区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细化服务保障。积极探索“微服务”模式,提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社区生活服务、公共服务、智慧社区等服务,实现社区服务“指尖办、就近办、网上办”,不断增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截至目前,赫章县87个社区提供尊老爱幼服务800余人次,助残就医服务1300余人次,解决就业帮扶25000余人次,社区服务满意度得到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