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21-538108 | 信息分类 | 政策文件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1-02-26 | |
发布机构 | 是否有效 | ||
名称 | 野马川镇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
自2015年12月“法治赫章”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镇紧紧围绕“法治赫章”创建工作精神和市“法治毕节”创建工作推进方案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为目标,以建立健全依法行政体制机制为抓手,全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保障,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结合省、市、县领导的安排部署和“法治赫章”创建工作会议精神,我镇于2016年1月10日召开了动员部署会议,印发了“法治野马川”创建工作方案和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文件,建立联席会议,实行工作例会制度、联络联系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督查考核制度等制度。领导小组以党政联席会议、专题会议等形式,积极研究解决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二是出台负面约束指标推动法治政府创建。按照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三是打造载体营造氛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镇村两级有法律咨询服务代办点、醒目位置有永久标语、办事窗口有简明宣传单的要求,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宣传工作。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是严格执行“三定”方案,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全面推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最大限度服务人民大众。落实“一表两单”编制工作,对照清单逐项编制工作流程图,在单位信息公开栏公示的同时,一并在网上进行公布,实现办事程序化、公开化、便捷化。在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全面清理乡镇权、责清单的基础上,2020年再次对权、责清单 进行调整完善,经调整,2020年乡镇权责清单目录共计91项(其中行政许可4项、行政处罚4项、行政强制3项、行政给付6项、行政检查9项、行政确认8项、行政奖励2项、行政裁决3项、其他类别51项)。二是实行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由司法所办牵头,各涉及部门负责对权责清单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三、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一是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健全完善了《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等制度,并严格执行,明确镇级层面的工作规则,确保各项决策都落实民主、体现民意。二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推动决策依法科学。我镇现与贵州万驰律师事务所签订顾问合同,这个律师事务所有县内资深律师、优秀法律工作者组成,指派伍猛麟、杜浪两名律师为野马川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为野马川镇重大行政决策、合同、群众信访答复等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会议讨论、不得作出决策。同时由法律顾问参与对疑难信访事项调查、重大矛盾纠纷调处、代理有关民事、行政诉讼,并提供日常咨询和法律建议。今年以来,法律顾问共参与相关决策会议5次,提供法律意见10条,参与讨论修订了各类合同、方案8个,代理行政案件和民事案件共计4件。让依法行政始于设计、贯彻始终。三是抓好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和清理。严格按照《赫章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和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我镇未制定规范性文件,且在赫章县野马川镇人民政府门户网公开。四是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善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近两年以来,规划执法和城管人员进行了行政执法规范化培训,并顺利申办了行政执法证件。在行政执法过程,一律亮证执法,利用执法记录仪全过程记录,严格执行执法公示制度,对没有取得执法资质的,一律不安排从事行政执法工作,规范了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
四、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一是围绕夯实权力运行基础,织密监督网,确保权力运行不偏轨。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按要求办理相关建议。二是落实政务公开制度,推进工作透明开展。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政务信息公开规定,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和相关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主阵地,按要求公开各类政务信息,全面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一是提高法律服务援助水平。按照“行业对口、专业对应、因地制宜、按需而设”的原则,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法律援助和律师代办,以案释法,提出建议,引导行政相对人按照法律和政策办事,为民众提供民事法律援助20余件。二是抓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成立了野马川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强化司法化解矛盾能力建设。以综治中心为依托,建立全员人口信息云数据管理台帐,将乡(镇)、村(社)辖区内 “一地一事”,每户每人的年龄状况、文化程度、法制教育、职业活动、社会交往、生产生活、经济收入、婚姻关系、家庭成员、服务需求等数据信息录入管理台帐,建立民情信息网络,分户建档;建立乡(镇)信息总中心,分流总枢纽,监督总平台,为研判和排查矛盾纠纷提供基础,从中分析出法律知识短板、法律服务需求、合法合理诉求、矛盾纠纷隐患、纠纷化解情况、信访诉讼情况、判决执行情况等信息情况,根据信息反馈,切实把握村民服务需求,第一时间介入,超前分流,上门服务,积极化解,预止激化。形成“源头防控、化解把控、诉访能控、执行监控”。
社会矛盾纠纷和司法行政公共服务需求处于演变动态中,需要综治中心实时把握社会矛盾纠纷和法律服务需求动态,相机而行,适时跟进,主动服务。在村(组)干部、党员、积极分子、寨老、族老、退休人员、调解员、志愿者、法律服务“热心人”中聘请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矛盾纠纷、心理矫治、社矫监管、法律援助、治安动态、法治监督等信息联络员,全面收集各类信息,特别是特殊群体的管理服务信息,建立服务需求分类台帐,将纠纷分流到相应服务平台或相关部门。将特殊群体保护列为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给予服务管理,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有效防控纠纷风险,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按照“一站式组合,多窗口服务”的理念,采取资源整合,整体迁入,服务前移,便民利民的方式,采取律师事务、法律援助站、法律服务所等司法行政服务部门与派出所、交警中队等“结对共建”模式开展服务工作,建立行政执法、律师服务、公证事项、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制宣传、社区矫正和基层法律服务等横向贯通式公共服务供给平台。
通过成立综治中心,野马川镇各类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各类风险得到防控遏制,治安、刑事案件、矛盾纠纷同比大幅下降,2020年以来,矛盾纠纷排查46起,化解46起,上级交转办各类信访案件21件,按时办结18件,3件正在办理中通过深入细致的排查化解工作,有效减少了信访案件增加。社会治安状况逐步转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有力促进了“法治毕节”建设,是提升治理能力,推进依法治理的鲜活实例。
六、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开展政府系统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制定出台了《政府系统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行政执法人员法律培训考核制度》等制度,通过党组中心组、干部职工大会等形式,提高政府系统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树立政府的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确保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二是开展依法行政大讨论活动。紧紧围绕“怎么依法行政、怎么减少负面炒作、树立试验区正面形象”开展讨论。三是充分利用法治文化阵地加强法治宣传。扎实推进“法治示范村”建设,着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我镇在法治政府建设工程上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部分执法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依法行政理念淡薄、部分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与依法行政要求不相适应,执法过程纪录、公示还不够全面等问题。下步工作中,我县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为引领,以“法治赫章”创建为总抓手,抓好典型引导、落实台帐管理、加强督导考核,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
野马川镇人民政府
2020年12月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