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个人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韵赫章 » 魅力赫章 » 人文赫章 » 民风习俗
魅力赫章
非物质文化 民风习俗 名优特产 名胜古迹

  1、赫章迎娶四句习俗按语:迎娶基本上由男方家组织迎亲队伍,并明确“押礼”先生。迎亲队伍队员总数一般以六、八之吉利数字确定,而且男女都必须是双数。“押礼”先生的职责:一是在起身时,检查礼信是否齐备;二是到了女方家,负责按风俗要求举行仪式。

  (1)上红四句

  (2)开门四句:迎亲队伍到达目的地,要注意按香、蜡、纸、火、炮,吃、喝、穿、戴、用,鸡、鸭随后的顺序,依次排队前前往时女方家。看到迎亲队伍的到来,女方家一般都会把门关好。要求拿“钥匙”(开门红包)叫门,大多由准女婿站在女方的角度,从女方家最长一辈一直喊到最小一辈,叔伯姑舅,三亲六戚都要喊到。这叫改口。在叫门的过程中,“押礼”先生一般都要配以四句,歌以言之。说四句时,要求既押韵、顺口,又吉利、喜庆。最好能高声大气地烘托出一种热闹的喜庆气氛。如果能随机应变,取眼前之景,随口吟唱的话,气氛会显得更加自然而热烈。倘若遇上以“四句”争雌雄的对手,还得从大局出发,从和为贵的角度,针对其所言,有策略地应对。

  (3)押礼四句:把门叫开后,将礼物依次抬进女方家堂屋(或客厅)里,等待娘家安排好后,会有来请“押礼”先生上堂举行仪式。如果“押礼”先生主动履行仪式,会被女方家视为无礼行为,会受到指责,甚至非难。把男方家拿去的礼物,依次摆上。摆礼时,四句多由娘家陪同敬神的先生开始。

  (4)点礼四句:说了摆礼四句后,有的还要求将礼物一一点交女方家父母,这时,可如如下顺序点交,点礼。

  (5)燃烛点香烧纸四句:紧接着是燃烛、点香、烧纸。每一个步骤,同样需要配之以吉利的四句歌之,以示恭贺。从前常用的四句有固定的格式。

  (6)敬神四句 :敬神时,先找两个杯子或碗,双方“先生”各打开一瓶酒,开酒需有四句:

  双双联姻在良辰,开瓶好酒来敬神,

  敬得福禄满门庭,兴旺发达两家人。

  然后,各朝一个杯子或碗里倒酒,边倒边唱“敬神”歌。

  (7)下红四句

  (8)吃饭四句:有的乡镇要先举行仪式再安排上菜上酒吃饭。在城关镇,大多都是先安排吃饭再举行仪式。但是,迎亲队伍要想吃饭,还需拿个厨子封封给主厨之师傅,以表示对厨师辛勤劳作的慰问。否则,菜端上来,用碗盖着,揭开一看便知,都是生的。想吃饭,“押礼”先生就要主动出场,巧配之以四句之歌,以阐明迎亲队伍的敬意、想法、要求等

  (9)辞行四句

  2、赫章彝族丧葬习俗: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就其中的丧祭礼仪而言,各地方各区域都各有特色.笔者出身于赫章一个布摩世家,自幼受到彝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此,斗胆谈谈赫章彝族丧祭礼仪习俗.丧祭在彝族中称为”戏载”,按其规模的大小特定,其程序大致可分为几类:即曲卓(转场)、摩诺(问礼)、布觉喜(迎请祭师)、益候把(献水)、冒能读(打牲)、戏筹主(晚祭)、雨陡(解冤)、戏塔把(吊念)、慈比(献药)、那史卓(释易象图)、戏抽主(早祭)、哎洪戛(分生死魂)、史车合(发丧)、翁摩(指路)。

  按古老传统丧祭礼仪习俗,大祭需要九天,正常病故者所念经书为九卷。而凶死(非正常)之亡灵所念的经书只有四卷。一般情况下三天祭葬的只能招灵入祠,设其灵位供奉。九天大祭的才能超度,通过指路的亡灵,最终才能有其归宿,无论帝王将相,教化圣师,庶民百姓死亡,都以中央戊已土喻之拟作翁弥(天庭五府)为终点。然后分别指定灵体、魂魄的归宿。即灵体指归于坟墓,诺色(灵)指归祠堂,洪斗(魂魄)归翁弥(天庭五府)。其中君指归太阳位,臣指归太阴位,教化圣师指归启明星和北极星位,庶民百姓指归重重叠叠的满天星斗而各归其宿。故经书中载云:天上出颗星,地下生位人,天上陨颗星,地下死位人……

  若按天地四象来加以布列,即君归上,臣归下,教化圣师则归左,将相归于右,庶民百姓布列周边。无论行何礼仪活动,均由教化大师布摩或司礼官摩史按序布列,不得错乱。作为一个家庭,一个国度,都无不依礼仪进行和沿法度办事。故觉奢书(孝敬经)和谷周书(治国书)载云:为人在世间,求知识、勤持家、要孝敬父母,兄弟要和睦、妯娌要相亲、邻里要和善、君忠于天子,臣忠于明君,主忠于良师,民众忠于良臣,子忠孝于父,媳忠于婆、众孙忠于祖宗。为此,作为彝族布摩文化的传承人,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姑且将赫章彝族丧祭礼仪习俗略加分类简述。

  (1)曲卓,彝族丧祭活动中的首个开场礼仪,俗称为转嘎。故前人常说:“家主不转嘎,亲戚不问礼”。曲卓礼仪一般于孝家开堂祭的天举行。届时凡来下祭之亲友,赶着祭牲(牛羊猪鸡),吹着唢呐,领着大队人马来到祭场寨门外,不论谁家先来后到,都要行转嘎礼仪。首先待主孝家行完此仪式后,再由亲友轮流进行。三转结束后到灵房绕三周,然后到灵柩前奠酒祈福,再转到搓嘎(总部)交牲礼。

  (2)摩诺,即问明转嘎等礼仪程序。凡下祭来的亲友各家请上一位摩史,领着所带队伍到总部前问明礼仪程序。首先是追述亡人的生平事迹和行为道德。故摩史念诵道:如苍松的人,位大的亡者,这家的阿爷,故后入翁弥(天庭五府),贤死名不死。你在生时,学文化,见识多,勤持家,与君臣为伴,教子媳儿孙,与邻里和睦,受族人尊敬。汉饥了济食。彝寒冷赠毡,奴冷了献衣,善事做的多。就这一天里不防呀不防,上界降斯署(妖怪),地下瘟流行,夺去你生命,实则真可惜……。今我来到此,领着众人马,撵牲来下祭,手提一角酒,面见众寨老,问明礼仪事。是否往左转,还是朝右行,总部要如实相告。当问明程序后,摩史即引领所带人马按序转场,三转绕毕,再绕灵房三周,然后到灵柩前奠酒祈福,布摩念奠酒经书,分明叫出来下祭的孝男孝女名字逐一祝福,奠酒完摩史又领着所带人马到总部交清牲礼,然后再入所属火塘边就坐。

  (3)布菊喜,即迎请布摩。布摩事先到果树下等候,众主孝亲孝男女手执火把分主左宾友成两排纵队来到其跟前跪拜敬酒,布摩奠酒毕,头戴洛洪(神帽),肩挎韦妥(神箭筒),手握妥启(神扇),由众孝不时叩首拜迎到祭丧场司祭礼仪活动。

  (4)益候把。即为亡人行献水礼仪活动。献水一般不拒形式,不分先来后到,谁家先到都可进行。彝家的古圣先哲们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人类及物种离不开水,故彝书中人源于水之说,从帝王将相到庶民百姓都以水为籍号(诺益)。人若死后入翁弥,必须为其献水,亡灵一路上不会口干舌燥。献水时,普妥(总管)派帮忙人抬一张方桌置于灵房后正中,上置一碗清洁水,一碗酒,水碗口放一朿青枝,来赶祭的摩史到此献水,总堂布摩也同时给亡灵献水。众孝男女手点燃香立于灵柩下方,献水主要追述水的来由,献水过程同时还陈述了尼能、米靡、实勺、举遏,六祖等各个历史时期兴起的丧祭献水礼仪习俗。介绍了亡者从一到九十九岁之间的反常现象和患病无法医治而死的情况。